为了救治一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13岁儿童,今天,39岁的银行职员杨文军将前往沈阳463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。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主任雷阳介绍,杨文军是鞍山第14位配型成功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,2001年至今,鞍山共有7000多名志愿者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。
39岁女子捐干细胞救人
昨日上午10时,市红十字会在景子街举行仪式,欢送我市第十四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文军。今日上午,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,她将赴沈阳采集造血干细胞,而后移植给苏州一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13岁儿童,为他带来生的希望。
“能够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,我做这点事情是值得的。”杨文军今年39岁,是中国建设银行鞍山分行爱民支行的一名普通职员。谈到即将捐献造血干细胞,杨文军并不紧张,“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得感冒,会略有不适,但能救治一个人,这些都无所谓。”杨文军说,出于保密原则,她与救治的孩子不会见面,但想到自己的干细胞可能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,帮他(她)健康成长,自己就觉得高兴。
鞍山14人成功捐献
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主任雷阳介绍,目前,我国有白血病(俗称血癌)患者500多万人,每年新增病例4万—5万人,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,而治愈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。截至目前,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入库人数为180多万人份,已经有3800多人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。
“我们鞍山人非常有爱心,每年都有不少志愿者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。”雷阳介绍,2001年至今,我市共有7000多名志愿者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,已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样本采集54次,目前已有14人成功捐献,其中志愿者蒋贵宝为辽宁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,志愿者苏丽华为全国非血缘关系年龄最大的捐献者、辽宁省首例跨国捐献者。
雷阳表示,有研究表明,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几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,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,相合的几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。只有库容量达到100万人份,80%的白血病患者才能在资料库中找到合适的配型,疾病才有可能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得到彻底的救治,所以“捐献造血干细胞,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更应该成为大家的实际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