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军捐献造血干细胞。
本报讯(记者杨艳)“作为一个普通人,也许一生都不会有什么丰功伟绩,可是我却有机会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。能与这名12岁的小女孩配型成功,让她与家人重燃生的希望,这是我一生的荣耀。”在哈尔滨市血液病研究所一楼采集室结束了4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,45岁的刘军(化名)有些疲惫,可是声音却依然铿锵。
10多年累计献血超过4000毫升
刘军家住海伦,是一名社区工作者。19岁时,刘军参军入伍,成为了一名野战步兵,两年后光荣退役。2010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刘军走上献血车,献血400毫升。“当时没想太多,就是为了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。”刘军说,此后,只要有机会,他都要走上献血车奉献爱心。连续10多年,他累计献血超过4000毫升。
“第二年献血时,我自愿填写了造血干细胞志愿登记表,并留下血样,没想到八九年过去了,我真的可以与别人配型成功,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,以及肩上的责任。”刘军说。
为捐献干细胞俩月滴酒不沾
今年8月末,刘军接到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:“您与一位广州患者配型成功,您愿意向他捐献造血干细胞吗?”“我愿意。”经过慎重考虑,刘军回复道。
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刘军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,每天早晚都要各进行一个小时的锻炼,不吸烟,保持充足的睡眠,这让他身体一直很健康。“9月份体检合格后,我的生活更加规律了,每天坚持锻炼、清淡饮食。以前参加聚会时多少都会喝点酒,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后,我滴酒不沾,两个多月至少推掉10多个酒局,实在需要参加的聚会,我也只喝饮料、白水。”刘军说,既然决定要捐献造血干细胞,就要对他人负责,要把优质的干细胞捐出去,让患者更快、更早恢复健康。
写下爱心卡片为受捐者祝福
“起初,家人并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,经过网上查询、不断咨询,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,得知在不伤害捐献者的情况下,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,家人都默默支持我。”刘军说,爱人每天都换着花样给他增加营养,希望他能捐献出最优质的造血干细胞。
虽然素未谋面,刘军亲手为小女孩写下了祝福卡片:“小朋友你好,我是你远方的叔叔,我为你祈祷祝福。你一定要战胜病魔,早日康复,重返校园,成为一名品学兼优、孝顺的好孩子。”血液采集结束后,刘军将卡片郑重地交给工作人员,“我只是普通人,却可以挽救这个小女孩的生命,我觉得非常有意义,希望小女孩和她的家人今后更加幸福、更加快乐。”

据悉,刘军是黑龙江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第121名志愿者。